重庆海关突出“早”“细”“准” 做实做好机构改革期间各项保密工作
重庆海关突出“早”“细”“准”的工作方法,抓深抓细、做实做好机构改革期间的保密管理工作,确保交接有序、过渡平稳,不发生任何泄密事件。
一是突出“早”字。早摸底,提前开展专项调研和保密检查,对涉密载体、涉密设备、涉密人员管理情况开展摸底,做到底数清、情况明;早部署,机构改革前期,相继下发《关于做好机构改革期间保密工作的通知》《进一步加强保密等内部管理工作的通知》等文件,对改革期间保密工作的总要求、通信软件使用、密码设备管理、涉密文件资料管理、涉密人员管理等明确责任和要求,确保各项工作安全有序推进;早跟进,第一时间跟进机构和人员调整以及办公场所搬迁情况,对办公场所搬迁涉及的部门警示提醒、跟进督促、实地检查,并重新调整和升级改造了保密要害部门(部位),组织关区所有在岗人员签订了保密承诺书。
二是突出“细”字。细化责任,及时健全本关保密委员会,明确由一把手任保密委主任,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本部门本单位保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,形成了一级抓一级、层层抓落实的保密工作责任体系;细做减法,一方面优化涉密文件发文审批签,增加定密类型选项,依法确定文件密级和印发范围,推行集中阅文制度,减轻下属单位往返总关领取、清退文件的工作负担,降低泄密风险,另一方面按照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原则,重新梳理确定现有涉密岗位;细致分类,结合机构调整和人员变动的实际,划分主要负责人、分管保密负责人及分管业务负责人三种管理类别,并向关区所有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发放保密责任告知书,明确不同岗位人员的保密责任和工作要求。
三是突出“准”字。制度准,深入调研摸底,重新确定指定定密责任人,重新制定涉密文件管理和发文操作规程,对普通密码设备、涉密信息系统、红机电话终端等的制度建设、日常管理、测评检查等方面开展全面清理筛查;宣传准,建立保密法治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,常抓不懈,先后组织开展“五法”普法知识竞赛活动、“保密伴我行,护航新时代”保密宣传教育作品征集评选活动;培训准,坚持突出重点、分类施教,相继开展涉密文件收文管理培训、涉密人员培训、涉密信息系统保密管理“三员”培训、定密责任人培训等多场次培训,切实加强涉密人员出国(境)前保密教育。